今時今日書展, 甚至團體們仍然以文化自居, 當真匪夷所思. 香港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地方. 而很多情況所謂矛盾並非單純指政制方面(反而政制可能才最清晰, 就是阿爺號令, 完). 不容許簽名會出現, 但又容許寫真集買賣, 當然連書本也禁就會落得"打撃出版自由"的罪名. 但禁簽名會只是一場道德show. 既然"意識不良和品味低俗" 是指簽名活動, 那乾脆少女們都穿上大褸, 不就不再低俗嗎. 或更簡單, o靚模們書展時到場觀摩, 體察民情. 效果豈非跟簽名會一樣.
書展可說是其中一個最充滿光怪陸離的地方. 它詭異在於每年貿發局都宣傳入場人次創新高, 傳媒又熬有介事地找來專家解讀為閱讀風氣提升, 但在最平常不過的場所內, 幾乎找不到一個人正在閱讀任何文字書藉, 包括武俠小說. 有的只有八掛肉彈雜誌, 或是簡單的打機算了. 繁忙的香港人有時因為太忙, 或是無事忙, 而去做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事去滿足自己. 平時半頁紙都不提上手, 但偏偏排數小時長龍去書展購書. 而更離奇就是去書展仍是購買坊間明星文字書. 明明不是電影粉絲, 但偏偏留意電影節場次(最好笑是他們以為電影節跟一般上映中, 還要是票房慘淡的電影一樣, 只需買即場門票便可). 這跟每月白交月費去健身室, 就當自己已做過運動沒兩樣. 充斥著速成及即食元素. 資本主義社會絕大部分商業都是demand and supply問題. 寫真集大受歡迎因為有人買而已. 但普遍自視甚高的團體們對一切通俗文化都嗤之以鼻. 其實不止香港, 通俗文化根本已充斥每一角落. 別妄想鬼佬特別有文化. 香港流行事物都是快上快落, 除了周秀娜外, 有誰還記得舊年肉彈是誰? 文化團體特別喜歡誇大後果. 一方面各大組織都喜歡高舉道德文化旗幟, 但一方面對真正核心問題又視若無睹. 數年前批評漫畫佔領書展, 之後分開產生了漫畫展. 現在就輪到o靚模. 乾脆另起一個o靚模展算了吧. 團體們只滿足於入場人次, 對文化沙漠之名置之不理. 以為禁這禁那就保文化, 當真笑死人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